论文致谢|翻过这一页,我们就要说再见啦
不拘于形式
不吝于赞美
致谢大概是毕业论文里最特殊的一页
这一页写在结尾也写在开头
伴随着一路走来的心迹
怀揣着面向未来的期盼
或温柔坚定,或婉转深情,或出奇有趣
记录了他们因何而出发
因何而坚持
自重大出发奔赴远方的博士生们
都在自己的致谢里留下了哪些回忆呢
又在学术生涯中收获了哪些支持与陪伴呢
我们采访了三位重庆大学的博士毕业生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1
山城的风土,温柔的人情
姓名:郭志军
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毕业年份:2020年
致谢全文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感受分享
Q1 读博面临哪些焦虑,如何解决的
读博期间,最主要的焦虑来自刚开始找研究方向和研究遇到瓶颈的时候。这个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与导师、师兄师姐多多沟通交流,主动一点。如果你不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时间就会很快过去。
另外,这个时候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做到每天都有所收获就行,相信经过时间的积累和自身的努力,一定可以有所突破,心态要放平。最后,周末等闲暇时间可以吃喝玩乐来进行放松。
Q2 城市给博士生涯带来了哪些改变
我非常喜欢重庆这座城市,生活节奏不快,但幸福指数很高。重大老校区的文化底蕴深厚,校园环境非常优美、也很有年代感。
重庆虽地处西部,山多且高,但交通非常发达。重庆人民充分利用山城这一地势建设了洪崖洞、南山一棵树、李子坝等众多有特色的建筑、景点,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使之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另外,重庆也有很多的美食,火锅、串串儿、小面……能在这样的城市里学习,会感觉很幸福。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时候,约几个好友,去江边走一走,逛一逛校园,吃一顿火锅。
在重庆学习的几年里,会觉得,人生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以至于在离开重庆的日子里,依然会很怀念在重庆的时光。
Q4 应该用什么方式与导师沟通学习
在学习方面,与导师沟通之前,一定要有所准备。也就是说,自己先要把问题思考一遍,借助互联网工具,查询是否有解决方法,自己要对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只有这样,再去与导师交流的时候,才会有一定的效果,才能理解导师所表达的意思。否则,你不经过思考就直接跑去问导师,往往导致你不能完全理解导师的意思,浪费了导师和自己的时间,也给导师留下了你不认真的印象。
在生活方面,每个导师的性格不同,所以沟通的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总的来说,一定是要尊敬导师的。
Q3 再看这篇致谢,你有什么感受吗
没有想到会因为这篇致谢,研小招找到我来分享读博期间的感受。在重庆待了这么些年,确确实实要感谢的人很多,很幸运自己当初选择到重庆大学读研读博,也很感谢导师给予的宽松的科研环境。当然,也感谢这些年来一直陪我愉快的玩耍的各位朋友,给紧张的科研生活带来许多乐趣。
看到很多朋友说读博很痛苦、很枯燥,我自己觉得我整个读博期间还是挺顺利和开心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放松的时候放松。我们实验室一般在工作时间,大家都会认真的学习、看文献、写论文、做实验。在周末的时间,会有一些比较规律的娱乐活动。
再去看这篇致谢,会有很多的感动,再现了一幕幕在重庆学习、生活的场景。这段经历也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一段经历,值得怀念。另外,我也想告诉正在读研读博的师弟师妹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大家一定要坚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最终会得到你想要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
在偶然和必然间,书写感谢
姓名:张真源
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毕业年份:2020年
致谢全文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感受分享
Q1 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的
我个人学术生涯起源于从事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相关研究。导师的信任和指导让我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就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研究方向。
而到攻读博士学位之时,对于前阶段学术命题研究的延续与发展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那么,这种自然而然的“承继”,就使得我在重大攻读博士的三年时光里少了很多的焦虑,多了一些些的游刃有余。
Q2 你觉得如何兼顾爱情与学术呢
我和我的爱人从本科开始就朝着共同的目标在一起努力。即便是她参加工作,我攻读博士学位,我爱人的事业依旧与我的学术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彼此获取有益的经验和启发。
爱情与学术对我而言从来都是一种“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默契,是一种本体意义上的契合性——彼此具有共同的成长环境、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和性格特征。因此,对我而言,不辜负爱情的重要方式便是不辜负学术、不辜负时光。
Q3 你对学弟 学妹有什么建议吗
环境是会塑造一个人的,个人也需要利用好环境。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内心深处确信自己的热爱,并在既有的环境下能为之而努力,那绝对是最大幸运。面对充满不确定的世界,汹涌浪潮中的个体,如何借助思想的力量,寻求内心之安定?学术研究充满了寻求内心安定的道路,我们需要秉持借助思想以创造思想的动力,去观察、阅读和思考。
但当面对现实环境(制度体系、结构或物理环境)地约束与诱惑之时,灵活适应和适度节制,或许是对学术研究保持热爱的最佳的方式。在通往罗马的道路上,专注、耐心、灵活、勤奋缺一不可。这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建议。
Q4 再看这篇致谢,你有什么感受呢
再看致谢,我再次强化了一种认知,一个人努力与其所获得的成果之间充满了亲人、老师、朋友甚或是陌生人的帮助。这一切因素的总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个体,无论个体在评价上是正面或是负面。但当自己认为是正面时,那么就满怀感恩继续前行。
3
感谢自己,坚定而执着
姓名:王梅
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毕业年份:2019年
致谢全文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感受分享
Q1 为人母为读博带来的挑战和鼓励
有了孩子后选择读博,我经历了很多挑战,常常在陪伴孩子成长和科研之间进行心理斗争,尤其是周末,这个选择非常纠结,没有孰轻孰重——都重要,这时内心比较复杂和愧疚,读博期间这样的经历一直伴随了我四年。其次是孩子生病的时候,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要应对课题推进,这时候心理比较焦虑、烦躁。
但孩子也是科研的前进动力,孩子的纯真和可爱,可以治愈一切,给了我一次又一次再出发的勇气。孩子的成长可以促进自己的成长,这个过程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充满欣喜和希望。
Q2 从专科到博士的心路历程
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其实并不痛苦,为什么呢?我不属于那种对自己人生规划很好的人,最初也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但我比较清醒的是,做好眼前事,活在当下。所以在大专期间一直在学习,程度不高,但成绩比较靠前,被选择了升本。
同样,本科期间,我也一直处于这种学习状态,这期间还形成了每天早起读英语的习惯,坚持了2年,这个习惯成就了我的考研成功。
研究生期间遇到了我的导师,她学识渊博、热爱科研,对自身和他人要求严格,这三年培养了我良好的科研素养,也爱上了科研,后来就自然而然的选择读博继续学习。
Q3 读博期间有什么收获
读博对一个人的心理挑战比较大,从选题、课题设计、课题进展到课题完成,这个过程自己都是主角,导师在其中的作用是辅助和把握大方向。这个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想不到问题和挑战,其中更多的是靠自己解决,比较煎熬。也就是不断的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博士学习期间我收获很多,主要是得到了全方面的锻炼;完成了博士论文,发表了不错的文章;收获了友谊,和导师之间亦师亦友的友谊,和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友谊;收获了一段珍贵的经历…..
Q4 你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说的吗
⑴博士训练期间不要划水,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真真正正把这件事情做好,这是人生中比较纯粹的做一件事情的时间;
⑵加强理论知识,阅读文献要跟上,不然实验思路跟不上,课题没有进展;
⑶练就高情商,巧妙处理好和导师,以及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关系;
⑷适当出去参加学术会议,开拓视野和拓展科研思路,提高自己。
致谢里每一个饱含深情的文字
写不完民主湖畔的几载年华
道不尽嘉陵江畔的深深依恋
那些在困境中陪伴和支持我的人和事
将你写进我的论文里
是我一生一次的浪漫
-END-
#更多精彩#
➡复试通知|重庆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相关事宜通知
文字|李正东、文字提供者
编辑|李正东、罗贤玉
图片|重庆大学研招办
审核|金姗
指导老师|冉老师
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 微信号|cquyzb •
• 投稿邮箱|cquyzb2018@163.com•